李沃牆/逾280萬卡友崩潰!過度競爭、行動支付衝擊 花旗銀行撤退台灣

我們想讓你知道…此外,台灣銀行業過度競爭、利差低、台灣法規限制嚴格等問題一直存在,且消金業務又因為人口老化受到衝擊,再加上花旗信貸的利息,一直以來都比本國銀行還高,放貸很難拚過本土業者。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於4月15日宣布退出在澳洲、巴林、中國大陸、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泰國、越南、波蘭及俄羅斯的消費者金融業務等13國市場的零售銀行(Retail Banking)業務,不再提供信用卡、存款、貸款等服務,以便於聚焦財富管理及其他業務的拓展。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花旗銀行退出台灣消費金融市場業務。(圖/記者許靖騏攝)

花旗銀行深耕台灣消金市場多年,目前共有44家分行,也發行過不少知名的信用卡。

截至今年2月,在台灣的流通卡數約286萬張卡、有效卡數約有217萬張卡,是國內第6大發卡銀行。

此消息一出,不僅造成信用卡客戶憂心權益是否受影響,更連日喧騰報章媒體。

其實,迨自2012年以來,就有瑞士信貸銀行、南非標準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四家外銀紛紛撤台。

令人狐疑的是,為何經營台灣消金市場多年的花旗集團會做出如此決策?其背後圖的又是什麼?

台灣市場衰退 讓花旗萌生退意

花旗集團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最早歷史可追溯到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團合併而成。

目前經營業務包括零售銀行和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證券經紀、貿易服務及財富管理,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均有設立分行或營運據點開展業務。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花旗銀行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花旗的主要業務區分為消金及企金二方面,就消費金融業務(或零售銀行業務)而言,花旗是全球消費銀行事業(Global Consumer Bank ,GCB)和財富管理領域領導者,更是全球最大的信用卡發行銀行,為全球1.1億客戶提供服務。

而就企業與機構客戶事業(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 ICG)則提供公司、金融機構、公共部門批發銀行產品及解決方案等服務。

然而,花旗退出台灣消金業務,有底下幾個重要因素:

(一)花旗集團2021年第一季財報甫出爐,獲利79億美元、每股盈餘(EPS)3.62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05美元,表現算相當不錯。但在亞洲全球消費銀行(GCB)的收入下滑接近一成,著實反映信用卡收入下滑以及低利環境的衝擊愈來愈大。

(二)花旗台灣去年底實收資本額為660億(台幣,以下同),淨值約1,051億元,消金業務約占該行去年獲利45%,稅後純益84.4億元,較前一年度125.6億元衰退32.8%,為近5年最低。

此外,去年每股盈餘(EPS)也由前年的2.41元,衰退34%至1.59元。

另花旗台灣的消金手續費淨收益顯示,該行去年信託業務手續費收入約34.6億元,保險佣金收入約21.9億元,這二項業均較前年成長,貢獻的收益最大。

但消金的信用卡手續費收入卻由前年的31.9億元大幅減少至去年的20.4億,衰退幅度達36%,在台消金營運績效顯然較其他國家市場不理想。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三)台灣近幾年積極發展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已經慢慢成為主流;根據金管會統計,國內行動支付用戶已破千萬,且行銷手法也比信用卡更多元。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人支付習慣更出現明顯改變,加上電商、超市接連擴大導入,所有行動支付(含行動信用卡、行動金融卡、行動電子票證、電子支付機構實體通路支付服務(Online To Offline, O2O)、行動收單等五大行動支付及QR CODE、X card等)累計交易總額已達到4,230億元,較2019年增加2,407億元、年成長率達132%,創下新高紀錄,這也是花旗台灣在消金業務競爭力持續衰退的主因之一。

(四)此外,台灣銀行業過度競爭、利差低、台灣法規限制嚴格等問題一直存在,且消金業務又因為人口老化受到衝擊,再加上花旗信貸的利息,一直以來都比本國銀行還高,放貸很難拚過本土業者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行動支付的發展,自然也影響花旗集團(Citigroup)在台灣的消金業務發展。(圖/路透)

(五)花旗台灣資產品質不錯,倘若台灣市場可以單獨出售,因其在台的信用卡市占率很大,透過信用卡業務可以連帶推展很多銀行個金業務。

所以,此時出售,保守價碼粗估至少500億台幣,此時不賣待何時?

為何花旗選擇香港及新加坡而捨台灣?

所謂「在商言商」,「人有兩雙腳,錢有四隻腳」,一點都不假。

花旗出售消金業務絕對是集團綜效的商業考量,想把資源放在真正賺錢的地方,以獲利集團營運最大利潤。

但這不代表花旗要完全放棄消費金融,而是打算將資源放在最賺錢的財富管理上,因為做財富管理業務,可以更聚焦在高資產客戶,以獲得更大的管理費用及手續費。

據悉,花旗集團將優先選擇全球資本最自由的亞太金融中心香港與財富管理中心的新加坡,並準備在這二地招聘1,100名私人財富管理專員和客戶關係經理,以及1,200名技術及營運人員,積極拓展高端財富管理業務。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新加坡為國際著名的金融中心與資產管理中心。(圖/路透社)

2019年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達 28.8兆港幣(將近105兆台幣),單是私人銀行及私人財富管理業務規模就達9兆港幣。

反映出香港雖受政治層面影響,但對於香港國際金融市場定位並無顯著改變。

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也呈現逐年成長趨勢,2018年已達3.4兆新加坡幣(將近72兆台幣),5年間足足成長一倍。

為何台灣不被花旗青睞?持平而論,台灣相較於鄰近的星港等國際型金融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確實有不少的金融基礎條件望塵莫及,2018年的整體資產管理規模尚不及8兆台幣。

究其因包括:

(一)英語化環境不佳:星港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加上國際化程度高,英語一直是官方語言;但台灣國際化程度不足,雙語難以推行。

(二)資本管制:香港沒有外匯管制,因此資金可自由進出而不受限制,外匯交易量居全球第四;而新加坡外匯市場發展迅速,交易量大增,在2016年成為英、美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

台灣央行對於外匯管制一向嚴謹,維持台幣匯率穩定居功厥偉,但外匯日均交易量卻明顯偏低。

花旗,金融,消費者金融業務,信用卡,外資撤台,每股盈餘,行動支付,國際型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租稅,資本市場

▲香港國際化條件佳,故能吸引國際金融人才。(資料照/路透)

(三)稅制不具誘因:星港二地均遵循「屬地徵稅原則」,即只對在本地區產生或來源自本地區的收入徵稅。且兩地均憑藉簡單稅制、低稅收、貿易便利等特點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註冊公司;台灣稅制則較為嚴苛,相對也較高。

(四)難吸引國際金融人才:星港二地國際化條件佳及低租稅率,故能吸引國際金融人才,台灣在攬才及留才則居弱勢。

(五)金融商品多元化仍不足:台灣一直淪為境外基金銷售或包裝的通路或幫手;雖近年來,法規漸鬆綁,本土商品也推陳出新,但境內外基金規模仍有不小差距。

(六)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比接近2比8,遠低於星港及歐美等先進國家,甚至已被大陸超越,顯示資本市場籌資功能趨於薄弱

持平而論,花旗集團宣布退出台灣消金市場並不是第一家,也絕不是最後一家;這對台灣銀行經營環境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後續還會有其他大型外銀相繼退出台灣消金市場,值得關注。

熱門點閱》

► 蔡錫勳/日美首腦會談「聯合聲明」明記「台灣海峽」 1969年以來首次

► 吳崑玉/唐湘龍、賴岳謙、陳以信等人的恐嚇 僅是一種絕望中的求救

► 蘇育平/美軍撤離帝國墳場阿富汗 神學士春風吹又生?

► 陳清河/演唱會、展覽線上化 在新冠疫情下 娛樂產業如何數位轉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