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安穩、低風險 宅經濟反映年輕人心態與困境

從宅經濟到繭居族,千禧世代(或稱Y世代)的生活經驗與上一代之間,一個很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今天的年輕人更常,也喜歡待在家裡,對於社交應酬能免則免,巴不得和同事、陌生人盡可能地保持距離。

根據2018年發表在《焦耳》雜誌上的一分學術報告,美國18到24歲的年輕人待在家中的時間,和整體人口平均數相較,整整高出了70%;另一份市調業者Mintel的調查,則顯示有將近三成美國青年,寧可在家中獨飲也不願呼朋引伴到酒吧裡喝一杯;相較之下,他們的父執輩中只有15%的人有此想法。

圖、文/鏡周刊

宅男宅女從貶義詞,一躍而成社會的主流現象和多數族群,背後最主要的推手,當然是拜網路之賜。不管是網購、點餐快送服務、Netxflix、直播串流,還是社群網路、約會網站、交友app,都是因為宅經濟的需求而崛起,進而又回過頭進一步助長了宅風潮。

但就如同所有的社會現象,新科技的作用往往只是臨門一腳,讓積壓的慾望得以實現,也就是說,網購和串流影音等宅經濟大行其道,反映的有可能是深層的社會變化,和潛藏的心理需求。

紐約作家Molly Young曾在2016年一篇文章中提出一種說法,她認為現代人之所以越來越樂於窩在家裡,是因為「家」代表的是一個舒適、安穩、低風險的環境。

「就像存定存,」Young在文章中寫道:「你會緩步成長,你會安穩妥當,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但絕不會超乎預期。」

相較之下,Young觀察到,許多千禧世代覺得參加公司或朋友舉辦的派對就像是賭博:你可能幸運中大獎,但同樣地,你也可能──或者說更有可能──費盡了心思打扮和虛應故事、結果卻毫無所獲。

另外也有人認為,宅文化的興起,是美國年輕人對於舊社會過度推崇「外向」性格與「社交」生活的一種反撲。蘇珊‧坎恩的2012年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中對於內向性格者的深入描述,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進行自我療癒、儲存精力,近年來就激起越來越多人共鳴。

而著有《現在的孩子──千禧世代養成錄》一書的作家Malcolm Harris,則是揭露了宅文化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

「『宅』現象所釋放出來的訊息,是他們的人生越來越黯淡。」

Harris認為這一輩的年輕人之所以經常宅在家,追求所謂小確幸,並非完全是自願的:在學貸、高房價、高失業率的壓迫下,許多宅男宅女往往是沒錢社交、吃不起外食,再加上長期加班、心力交瘁,回家只能癱軟在地,才淪為無可奈何的繭居族。

資料來源:Quartzy, New York Times


更多鏡週刊報導
【血汗事務所】千禧族的反彈!美知名會計事務所被迫改變加班文化
【占星術的新時代(上)】星座不準卻很有用

讀者迴響